坚持党的领导 完善人大制度
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黄志勇
[摘 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本文就当前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同时还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但何谓人民当家作主?当前,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所有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思考。
一、何谓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其本质要求是: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政府领导者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他们虽然拥有相应的权力,但这种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履行职责所必须的职权,而不是代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领会十八大提出的“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深刻内涵,摆正位置,自觉实现从直接“为民作主”向领导“由民作主”的转变,不能代替人民作主,而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二、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民的意愿一步一步得到实现。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大和政协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这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我国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还有不相适应的方面。这些不适应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在民主选举方面。一些选举不公正、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选民从个人、宗族等小团体的利益出发或收受他人小恩小惠,不能公正投票。有的选民被他人胁迫,不能出以自主投票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突出。
2.在民主决策方面。个别领导凭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决策,不尊重民意、不相信科学,大搞个人主义,失去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3.在民主管理方面。充分实现群众的知情权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前提。但有些单位对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往往搞“暗箱”操作,缺乏公开化和透明度,不让群众参与,危害了群众的利益,甚至与民争利。
4.在民主监督方面。民主监督就是对权力的监督,尽管我们已建立了重大事项的公示制度、听证制度等,但有些地方出现了对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不敢监督、无法监督的现象,不能充分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不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就表明我们必须以民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可是在实践中,有些同志甚至领导干部官僚作风严重、民主意识淡薄。在老百姓中,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比较低,无论是政治参与的人数,还是政治参与的强度,与民主政治的要求差距还很大。特别在农村,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更淡薄。
2.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程度较低。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具体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果缺乏完善的机制和程序,民主制度就难以落实。比如民主选举就需要规范的程序,知情权和选择权是联系在一起的,不知情的选择是盲目的选择。当前,有些地方在选人大代表时,就有点盲目性,有些选民对有的候选人不了解而随便投票。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我国封建专制长达两千多年,而且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就进入社会主义。在社会上,专制意识根深蒂固,而民主传统相对缺乏,再加上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所以民主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
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的要求是一致的。在新的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人民当家作主,最主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更广泛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这些彰显了我们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保证全体人民有尊严地共享发展成果。只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民主制度的作用,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它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将人民组织到国家政权之中,进而使人民从形式到内容都成为国家的主人。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核心是保证选举要体现平等和公正。这就要规范选举的规则和程序。完善人大的立法和决策制度,核心是保证立法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体现人民意志。完善人大的监督制度,核心是促使“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对此,人大的一切工作都与维护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密切相关,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整个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立法工作、监督工作,还是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维护党在人大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要强化人民当家作主意识,扩大和保障基层民主。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是坚持民主制度的基础。为此,必须通过最广泛的形式深入宣传,提高全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尊重民意、服务人民的意识,牢记权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要视己为公仆,视民为父母,做决策、办事情都要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实现民利。对于人民群众,要重点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教育他们出以公心,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珍惜自己神圣的一票,使自己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